2018年4月1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第18 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暨4•26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吴汉东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本文为演讲实录摘要,全文详细内容将在《论坛演讲实录》一书中展示,敬请关注。

吴汉东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吴汉东教授的演讲主题是: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
吴汉东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在信息时代,中国积累了后发优势,在当今的智能时代,或者说绿色工业革命时代,就必须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国从一个世界大国转型为世界强国。同时吴教授认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并且援引了《财富》、福布斯报告、科睿·唯安三家权威机构的报告说明了中国企业在创新水平上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使中国企业未来实现创新发展、寻求突破,国家提出了“三个转变”路径,首先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第二个是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现在中国制造要大踏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以崭新的形象走向全球,品质质量的问题也是涉及到中国制造的生命线问题;第三个是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要提高中国品牌和中国商标的附加值,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最后,吴教授为产业创新发展提出了三个战略举措。第一个是全球化竞争战略中国的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联系而存在,中国正在实施第二轮对外开放,预示着中国产品、中国资本、中国服务乃至中国技术要走向世界,必须靠知识产权来保驾护航进行全球化布局,来应对全球化竞争。
第二个是产业化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最终的目的是必须转化为有力的生产力。十九大报告谈到什么问题呢?高质量经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必须依托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先进产业,战略性的先进产业。中国现在拥有这么庞大规模的专利,但是转化率、产业化率还不尽理想。
最后一个是一体化经营战略,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最核心的问题要抓住两头,一个是创新研发,一个是品牌营销,前者涉及到版权和专利,后者涉及到商标。


《产业创新发展与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