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产业资讯
8月24日,兆易创新发布半年报。报告显示,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7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5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0.99%。兆易创新主要产品分为闪存芯片产品及微控制器产品。是目前中国大陆领先的闪存芯片设计企业。基于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布局,兆易创新业绩稳定增长。此外,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整体供应链各环节成本增加的影响,兆易创新产品整体成本有增加趋势。据公告显示,兆易创新的经营情况如下: 1、 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线2018年,兆易创新继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丰富公司产品线。 Flash 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升级。(1)NOR Flash 扩展高容量产品,实现 512Mb 大容量产品量产,并丰富了宽电压、低功耗等产品线型号。工艺方面基于目前 65nm 技术平台,加大推进先进工艺节点 55nm NOR Flash 技术产品研发,在性能和成本方面进一步提高竞争力。(2)NAND Flash 38nm产品已稳定量产,具备业界领先的性能和可靠性,基于 38nm 工艺平台继续进行产品开发,扩充产品线。24nm NAND Flash 也在推进研发工作,未来将具备更好的产品成本优势、提供更高产品容量范围,进一步扩展产品组合。 MCU 产品扩展产品组合...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7
浏览次数:137
昨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透露,紫光将在2018年底量产32层64Gb的3D NAND,2019年量产64层128Gb的3D NAND,并同步研发128层256Gb的3D NAND。就目前中国在NAND Flash芯片技术上的发展而言,虽然相较于三星、东芝/西部数据、美光、SK海力士等国际大厂在2019年量产96层3D NAND,紫光量产64层3D NAND落后一个技术等级,但弥补了中国在NAND Flash芯片自主研发领域的空白。另外,长江存储(YMTC)发布了突破性技术—Xtacking,使得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NAND I/O速度大幅提升到3.0Gbps,比传统3D NAND拥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同时,紫光存储向全球发布了企业级NVMe 产品P8160、P8130、企业级SATA SSD产品S6110、消费类NVMe SSD产品P5120、渠道SATA SSD产品S100、渠道NVMe SSD产品P100、嵌入式产品eMMC、UFS全系产品,满足大数据和本土市场存储需求。赵伟国表示,紫光正在努力布局芯片行业,且已落户重庆。2017年包括手机芯片在内,数量上已经是全球第三。紫光每年还生产6、7亿套的智能卡,这个领域紫光份额第一。同时,紫光在专用CPU领域也有布局。在营收方面,赵伟国预计,2018年紫光在云网方面的收入将达到600亿,集成电路方面的收入20...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4
浏览次数:33
中国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被排除出澳大利亚5G市场。对此,8月23日,华为总部发布声明称,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5G安全指导书,以安全为借口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忽视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利益,使澳大利亚的企业和消费者承受缓慢而昂贵的网络连接,政府的错误决定却由企业和消费者来承担。北京时间当天早些时候,华为澳洲分公司发布推文称:我们被澳政府告知,华为和中兴已被禁止向澳大利亚提供5G技术。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失望的结果。华为在5G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在澳洲已安全可靠地提供无线技术近15年。华为在声明中称:“华为从未收到任何政府要求华为配合政府情报工作的要求。中国也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中国企业必须配合国家的情报工作。对中国相关法律的错误和片面的理解,不应该成为政府担忧华为的依据。”华为解释,5G架构跟4G没有本质区别,其核心网和接入网是分离的,5G技术在安全和隐私保护上相比3G和4G有更完善的保障机制,政府应该客观管理安全问题,寻找长效解决方案,开放、创新、合作才是产业发展主潮流。在5G网络开建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作出这一决定,使得华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5G市场。在此之前,华为与澳大利亚政府已经进行了多次沟通。今年6月15日,华为向澳大利亚政府发出公开信,称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没有以事实为基础”。并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170个国家,为50大电信公司中的45个供应设备。我们会遵守每一个国...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4
浏览次数:46
8月24日上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半导体产业高端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桂平、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汪夔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青、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等主持,现场约500名嘉宾参加会议。本次“半导体产业高端论坛”以“大数据智能化时代的半导体产业”为主题,邀请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介绍集成电路行业面临的重大变革和机遇、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等内容。吴胜武在致辞中强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到五个重点结合,一是锤炼产业内功和推动产业对外开放合作相结合;二是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发挥市场需求牵引作用相结合;三是深化产业发展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四是推动软件升级和技术硬件创新相结合;五是促进本土人才培养和海外人才引进相结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中国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核高基专家陈军宁教授、新思科技公司总裁陈志宽、英国国际贸易部全球科技与智慧城市专家PhillipWhite、华润微电子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也分...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4
浏览次数:20
近日,中兴通讯携手中国联通业界首家完成NB-IoT R14阶段多种定位功能流程验证,并现场演示了现有终端即可支持的UTDOA+指纹算法定位技术。这些功能大大拓展NB-IoT物联网接入技术的业务应用范围,使运营商的NB-IoT网络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当前业界已经商用的NB-IoT业务大多基于固定位置接入为主,具有移动性业务需求的终端需通过GPS获取定位信息。但GPS模块耗电量较大,不能满足NB-IoT业务对于低功耗的要求。因此,在R14阶段,3GPP协议引入了两种定位技术——E-CID及OTDOA。中兴通讯率先完成了这两种定位业务的功能流程验证,进一步推动R14技术的成熟。在此次联合验证过程中,还现场演示了中兴通讯独家支持的UTDOA+指纹算法定位技术。此技术可以支持现网大量R13终端,定位精度可达50米,满足当前主流业务需求。UTDOA+指纹识别定位技术现场演示截图中兴通讯在NB-IoT领域一直处于领导者地位,并一直致力于对NB-IoT新技术的推动。此前,2017年底,中兴通讯业界首家实现R14速率增强功能,同时完成了多载波功能的验证。此次,中兴通讯率先验证基于R14标准的E-CID、OTDOA技术,同时演示了可支持现有R13终端的UTDOA+指纹定位技术,进一步展现了中兴通讯在NB-IoT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中兴通讯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深入合作,推动NB-IoT端到端...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3
浏览次数:47
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刚刚注册的公司,新公司主业是芯片设计,主要还是围绕空调里使用的芯片相关的。格力电器(000651)进军芯片领域已经有了实质性动作,一家专注芯片设计的实体公司近日正式成立。8月14日,一家名为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珠海零边界)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工商资料显示,珠海零边界的经营范围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电子元器件、电子产品的设计与销售;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软件、移动设备软件开发与销售;技术服务以及技术咨询;以及上述产品的批发与进出口业务。8月21日晚间,格力电器副总裁兼董秘望靖东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确认,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刚刚注册的公司,新公司主业是芯片设计,主要还是围绕空调里使用的芯片相关的。“新公司刚刚开始筹备,团队也在筹备当中,很多信息需要等一等才能明确对外说明。”望靖东表示。初步的董监高成员已经就位。天眼查的信息显示:除了董事长董明珠,谭建明出任珠海零边界董事,李绍斌任董事兼经理,廖建雄任监事,梁博任经理。格力电器相关人士表示:谭建明是格力电器总工程师兼副总裁,李绍斌是格力电器总裁助理、总工程师助理。梁博和廖建是公司的中层干部。梁博是技术人员,而廖建雄是财务部人员。天眼查资料显示,谭建明还在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在...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2
浏览次数:83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