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要原始创新也要有国际视野

日期: 2019-03-12
浏览次数: 200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被喻为“现代工业的粮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些都需要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支撑和发展。


集成电路芯片不同于其他行业,不仅投资密度大、周期长,而且细分领域众多,产品品类多达几十万种。因此,集成电路产业高度国际化,要求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玉梅认为,集成电路芯片产业是一个全球开放的体系,一定要坚持合作、开放、共赢的思维。在这个产业里,没有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能把全产业链做全。我们不应该在所有细分领域都追求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于社会民生和国家安全等不同应用领域应区别对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也表示,全球化时代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市场认可才算是真正成功。一方面,要坚持创新,掌握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规避专利限制;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国际通用技术生态的联通性,才能获得广泛接受,走得更远。


开放合作,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60年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原则,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从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多个层面,深化国际合作,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开放创新发展,努力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中。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支持。2000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津京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多极发展格局。截至2018年年底已建成的10条12英寸生产线中,外资和外资参股的有8条。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撑。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基地,在整机系统需求的带动下,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坚持开放合作,坚持优化环境,坚持市场导向,坚持融合创新,中国集成电路将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界一道,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大应用需求,做大市场蛋糕,实现多方共赢。


来源:中国电子报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