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增产增效行动丨泉州抢滩布局新经济的转型逻辑

日期: 2020-06-09
浏览次数: 21

近日,泉州市科技、发改、工信等部门联合发布《“新经济抢滩布局行动”任务细化方案》,围绕数字经济、半导体、芯片等一系列新兴产业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和细化分解落实。

发展新兴产业,全方位抢滩布局新经济,对于泉州这座传统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来说,并不是秘密。然而,此番科技、发改、工信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力度之大,引得各方关注。

从新经济的成长规律看,其在一个城市能否实现发展与繁荣,往往与该城市的各项综合配套服务密切相关。而这些配套服务,关乎多个部门,单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往往难以实现。此次泉州多部门联合发文并细化方案,着眼点就在于此。多部门联合作战,有利于提升各类新经济项目尽快在泉州的落地与发展。

众所周知,目前,泉州经济总量全省第一,是我省民营经济和传统制造业“双中心”。依托传统制造业的规模优势,泉州制造和泉州品牌享誉海内外。然而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总体上产能过剩的泉州传统制造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

传统产业进入转型期,对泉州产业经济的冲击,无疑是不小的。然而,经济体量庞大,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呢?对于泉州来说,必须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量。而这个增量,必须有别于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浪潮的时代背景下,抢滩布局新经济,尤为迫切。事实上,在这方面,这几年,泉州一直在使劲和发力。此次泉州多部门联合发文,更是强化了这种努力。

对于泉州来说,抢滩布局新经济,本质上就是加快产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也就是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提升泉州经济的科技含量和含金量,为泉州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后劲和支撑。

事实上,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泉州的新经济已初具规模。统计显示,泉州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500家,33家企业先后入围省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名单,172家企业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常态化监测工作样本企业。这些企业中,不乏光电、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新经济企业。

随着新经济的兴起,一系列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泉州取得突破——

三安光电高端氮化镓LED衬底、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初步投产;嘉德利电子成为全国第一、省内唯一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电子薄膜产品系列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同时,泉州新兴产业不断书写传奇——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是目前国内民用微波通信射频组件的最大生产基地,射频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无线对讲机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

不过,与传统制造业相比,泉州新经济的规模有待提升,要逐步改变泉州传统制造业占比过大的局面,泉州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此番泉州多部门联合发文助力新经济发展,值得期待。


来源:福建工信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