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日期: 2019-11-12
浏览次数: 201

近日,2019年秋季“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开班仪式在各相关承办院校相继举行。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11月6日上午,晋江职业中专学校举行“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开班仪式


这是继年初开展的春季“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后,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建设筹备工作组、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江分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共晋江市委人才办、晋江市教育局,以及在地各院校再次牵手推进的集成电路人才在地培养的有效举措。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秋季“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开班仪式在各院校相继举行


此次参与秋季“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活动的在地学校包括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泉州轻工学院、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安海职业中专学校、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闽南理工学院共7所院校,涵盖中职、高职、本科等不同院校。

 

当前,晋江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落地发展,对集成电路相关性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活动,是晋江探索有效解决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持续做大集成电路人才基数,精准培育多层次结构化的产业型人才梯队的积极尝试。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筹备组人才组副组长陈永益前往各所院校参加开班仪式


据了解,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本地和周边院校学生对集成电路新兴产业的认知度、提升认同感,从而引导毕业后选择就职本地集成电路产业;同时,传授相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缩短人才产学差距,促进企业用工需求与院校人才培养形成无缝衔接。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该课程内容定位为集成电路产业通识课,以集成电路行业介绍、产业链流程介绍及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基础工艺讲解为主,辅以半导体概论知识和岗位情况描述,以匹配学生文化知识背景和就职集成电路产业岗位需求,并结合开展集成电路产业观摩体验活动。


“我们主要面向针对性专业的学生进行开课。”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建设筹备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昨日开班的晋江职校为例,课程针对该学校电子专业、机电专业开设班级,“晋江职校有160多人参加,共4个班级,都是毕业班学生,对他们日后关注集成电路产业有很大的就业指导作用。”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各院校负责人为曹先国博士颁发聘书


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集成电路产业课程进校园”活动是晋江政、校、企三方合作下,在推动集成电路产教融合方面的首次尝试和探索。各中高职院校、大学正在创建现代职业院校,把最前沿的专业向学生普及,把集成电路产业课程带进校园、前置到学校课程中,对学校的师资有一定的补充,对学校的实践教学及教师本身能够拓宽视野,对专业成长和建设方面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在地人才 提高人才基数|集成电路课程深入7所在地院校


“抓住在地院校人才资源存量,提升在地人才对集成电路产业、岗位的认知度,引导他们在本地集成电路企业就业,是我们开展课程的主要原因。”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基础上,晋江也积极通过政策、环境等多方因素,招引集成电路相关人才,提高晋江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增量,来到晋江,投入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中。


来源:福建省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