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一则来自美国商务部的监管文件,让英伟达陷入了新的困境。自本周一起,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需申请无限期有效的出口许可。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冲击了英伟达的财务预期,公司计划在第一财季计提55亿美元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涉及库存、采购承诺及储备相关损失。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规避美国2022年AI芯片出口禁令推出的“特供”产品,其互联速度仅为H100芯片的1/15,算力参数被严格限制在出口阈值内。尽管性能受限,2024年该芯片仍创收120 - 150亿美元,占英伟达中国区总营收85%,这得益于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集中采购,下单额超160亿美元,占当季全球H20产能70%。
美国对H20芯片政策摇摆不定,2025年1月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将其纳入出口管制,后因英伟达CEO黄仁勋与美方沟通,政策松动,以出口许可制度取代全面禁令,这也导致2024年9月中国客户因预期禁令集中囤货,单月订单金额暴涨300%。
如今,H20芯片面临挑战。华为昇腾910B芯片在同等价格区间算力密度更高且适配国产AI框架,形成有力竞争;国家发改委拟实施的能效新规要求单位算力功耗降低18%,H20因架构限制难以达标,虽目前占据80%数据中心采购份额,但2026年合约续签率预计不足40%。
不过,H20芯片也有亮点,初创企业DeepSeek用其训练出颠覆性低价AI模型,推动2024Q4订单激增50%。但头部企业已启动技术迁移,百度、科大讯飞采用华为芯片自建算力集群,字节跳动通过新加坡数据中心获取H100芯片。
55亿美元计提费用对英伟达影响重大,相当于2024年中国区总营收32%,拖累股价单日跌幅7.2%,还暴露了其收入结构失衡问题,美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1.48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148亿美元,过度依赖单一市场风险加剧。
为对冲风险,英伟达正加速H20芯片的迭代,计划在2025Q4推出能效提升20%的H20 Pro版本。但该芯片仍需通过美国商务部的技术审查,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美国立法者持续施压,要求扩大出口管制范围,主张将“类似复杂程度”芯片纳入许可制度,这可能导致AMD、英特尔等企业的中端芯片同样受限。而中国则通过《芯片能效白皮书》建立技术壁垒,要求2026年前数据中心国产芯片使用率不低于40%。
在这场中美科技博弈中,英伟达H20芯片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它反映了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中国科技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应对策略和本土芯片产业的崛起。未来,H20芯片的命运不仅取决于英伟达自身的技术迭代和市场策略,还将受到中美科技博弈大环境的影响。
来源:半导体封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