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2017(第十五届)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第二届晋江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简称CCIC)在晋江召开。
会议以“自主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新型存储器、高性能处理器、MEMS传感器、5G通信、信息安全、智能硬件与可穿戴技术展开探讨。来自集成电路和通信领域的近300位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专题演讲形成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共赢模式
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专委会主任委员刘迪军主持了高峰论坛。他表示,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之年,也是全面推动“中国制造2025”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启动实施网络信息核心技术和设备攻坚工程,加快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强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突破高端存储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与系统、智能传感、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技术,是当下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为大家分享了存储器技术发展态势和机遇。随着智能移动设备对低功耗、存储需求的不断增加,DRAM与NAND快闪存储产品将得到快速增长,要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遇。“没有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无用武之地;没有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与创新难以持续。”刘明说,在国际视野下进行存储器产业布局,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要有共赢模式;在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更注重原始创新;鼓励原始创新与技术突破,开展共性基础研究,为产业自主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其他专家分别围绕5G发展与IC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原理与实践、用专用处理器加速5G通信系统芯片开发、用于未来数据通信的硅基电光集成电路、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机遇等主题进行了演讲。本次会议将为更好地促进集成电路产业与信息通信产业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推动晋江以高科技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智能穿戴的创新发展,构建集成电路、通信网络、系统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具有积极意义。
高端对话推动智能产品产业化与传统产品智能化结合
针对中国高端芯片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挑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中国高端芯片联盟秘书长魏少军主持了“机遇与挑战,中国高端芯片的发展之路”高端对话,分别就如何突破自主高端芯片的瓶颈,如何联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聚焦市场,布局中国集成电路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融合资本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创建高端芯片生态产业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在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时,要考虑全球市场,要有差异化发展。”刘明说。除了市场,几位专家不约而同谈到集成电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要发展高端芯片,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新思科技亚太区总裁林荣坚坦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山枝认为,发展高端芯片,要有变道超车的新思路。
现场提问环节,一位晋江民营企业老板问道“民营企业该如何参与相关产业项目”,魏少军建议,晋江民营资本雄厚,而集成电路产业前景广阔,有很大发展潜力,民营资本可以关注集成电路设计,“IC设计投入相对较小,民营资本可以关注、参与这块。”
在下午的技术论坛上,中国可穿戴产业推进联盟秘书长吴凯主持了“加快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智能穿戴物联网产业全面升级”圆桌论坛,邀请芯片企业、方案商、大数据、研究机构和鞋服等代表企业参与了讨论和交流。相关专家和鞋服企业围绕可穿戴产品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发展商业模式以及如何产业布局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传统产业同质化、雷同、缺乏个性,需要利用新技术开拓新产品。”智能云穿戴技术研究院院长文小健认为,要推动智能产品产业化与传统产品智能化结合,才能让本土鞋服产业拥有差异化优势,“像可穿戴装备这种跨界结合,应该是技术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宜准运动品牌代表张先生认为,可穿戴装备要和运动结合,必须抓住关键指标,比如心率。他说,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但想要达到最佳运动效果,就一定要保持在适当强度的心率范围内,“不顾心率的运动,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创伤。所以世界上许多专业运动医学和健身医学机构建议:要在运动时进行心率监测。我们公司现在开发的运动手环、运动手表都能实时、精确检测心率。我认为,下一个风口是功能性可穿戴装备。”
当前,晋江传统优势产业正在寻求技术转型升级,智能鞋服将面临历史性机遇,巨大市场等待芯片企业去开发,这或将是集成电路与智能硬件公司的下一片蓝海。
相关链接
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周年记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晋江自去年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开工正好一周年。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晋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已经构建起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发展的良好生态圈。
在政策扶持上,制定出台《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战略规划纲要(2016~2025)》、《晋江市加快培育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若干意见》、《晋江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认定标准(试行)》等文件,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提供政策保障。
在财税融资上,成立3家基金,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500亿元“安芯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7.6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设立10亿元“晋芯产业投资基金”,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在引才育才上,共建福州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科创平台上,联合中国电子学会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工信部共建电子知识产权中心泉州分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配套服务上,引进树兰高端医疗,建设拔萃双语学校和大明国际学校,打造国际高端人才社区,为产业人才提供优质生活配套服务……
记者_许雅玲
标签: 创新|集成电路|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