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甜春:中国集成电路将迎黄金十年

日期: 2017-07-17
浏览次数: 7
叶甜春:中国集成电路将迎黄金十年

  晋江新闻网7月17日讯  在昨日的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作题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情况》的主题演讲。叶甜春从注重创新、持续投入、创新要瞄准市场及加强两岸合作几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制造链的创新发展情况。

  中国集成电路技术

  步入发展快车道

  叶甜春表示,工业时代最基础最重要的产品是钢铁,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产品是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在未来30年,如果中国不解决芯片自己制造的问题,恐怕所谓的信息化时代会失去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和基础。

  经过过去7年的努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的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制造工艺取得长足进步,40纳米工艺量产,28纳米工艺进入试产,14纳米技术研发突破特色工艺竞争力提高;集成电路封装生机勃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装备和材料实现从无到有,大部分产品水平达到28纳米,部分产品进入14纳米,被国外生产线采用;培育了一批富有创新活力、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到2018年、2019年的时候,我们大概会有40多种装备能够通过生产一线用户的考核,进入采购。”叶甜春介绍道。

  总体而言,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装备、材料及封装产业链的形成、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使整体产业生态得到了全面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大幅增强,引领中国集成电路技术步入自主发展的快车道。

  投资需持续追加

  “新形势下企业要更注重创新。原来是追赶,而现在该考虑的是创新,当大家在一起你追我赶的时候,要关注前方,领先的企业要考虑多探路,跟在后面的企业也需要去看看前面的路在哪里。最怕技术性出现拐弯的时候大家出现失误,那损失不可估量。”叶甜春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培育原始创新刻不容缓。

  叶甜春特别提醒,集成电路是一个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极为迅速的行业,投资没有持续性是集成电路发展中的大忌,投资特别是技术研发资金的投入必须有持续性,才能跟得上国际的步伐,千万不要以为1000多亿元的产业基金投下去就万事大吉。我国历次集成电路发展中犯过的错误,就是投入没有延续性,导致发展间歇性停滞,结果差距越来越大。

  “市场创新的重点应当瞄准市场趋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在这过程中,中国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集聚地,制造业的更新、结构的调整要在工业上看是不是有机会。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在健康管理和医疗等方面,来寻求我们的创新机会,这可能是最终实现超越的一个路径,要立足中国的市场特点去追求世界水平的创新,这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叶甜春如是说。

  此外,叶甜春建议加强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借助双方各自的优势寻求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点。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