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狂批:“光刻机重大突破”属自嗨!

日期: 2018-12-27
浏览次数: 734

人民日报狂批:“光刻机重大突破”属自嗨!


前不久,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项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光刻装备研制”通过验收。研发人员介绍,这台22纳米分辨率光刻机在加工大口径薄膜镜、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等纳米功能器件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这台光刻机要想应用于芯片,还要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距离还相当遥远。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别网媒和自媒体公号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却使用了“国产光刻机伟大突破,国产芯片白菜化在即”“新式光刻机将打破‘芯片荒’”等语句。这些网文夸大其词、添油加醋,甚至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很容易给人造成“中国已突破光刻核心技术、可以大规模加工高端芯片”的错觉。


对于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读者来说,对这些意在吸引眼球、增加阅读量、自我营销的“自嗨文”的虚假性比较容易识别。然而,俗话说“三人成虎”,在传播手段多元化、动动手指就能转发的信息时代,这些“自嗨文”如果传播很快,可能会以假乱真。当前,我国国民科学素养还不太高,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前沿科技知之不多,这些“自嗨文”容易误导公众。一些不明就里的读者容易上当受骗,甚至随手转发、以讹传讹。如果任其泛滥,最终可能会造成“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尴尬局面。


科技创新必须丁是丁卯是卯,传播创新成果的网上报道也应当严格遵守真实性原则。那些夸大其词、违背事实的“自嗨文”,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假新闻无异。这类信息如果蔓延泛滥,不仅会以假乱真、误导公众,还会影响我国科研事业的整体形象。


如何消除这类“自嗨文”?在笔者看来,至少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把违背事实的“自嗨文”列为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除了及时删除,还应依法依规,对其制作者、发布者严厉惩处。


对于科技成果的研发者来说,应本着“有一说一”的原则,客观、准确、全面地发布信息。在科技成果传播中容易产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在发布研发成果时,既不能只宣扬优点、回避短板,也不能为过度追求“生动形象”而牺牲真实。


作为网上受众,也应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嗨文”。经验表明,标题越惊耸、语言越煽情的网文,往往不符合客观事实。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