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MIT开发出首个碳纳米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日期: 2019-03-18
浏览次数: 197

2019年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宣布利用“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RAM)和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FET)的自我修复模拟(SHARC)”工艺去除了模拟电路中的金属纳米管,开发出了首个碳纳米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SHARC工艺首先构建逻辑电路所需的相同类型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这些碳纳米管由半导体纳米管和金属纳米管组成,水平排列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其次将源极分解为三个部分,在每个源级顶部3D集成一个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在由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碳纳米管组成的电路上施加电压,使得包含金属纳米管的电路出现短路,相连的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呈现出高阻态,有效地切断了包含金属纳米管的电路。因此,当晶体管用于实际电路时,只有半导体碳纳米管通路起作用。


利用这种工艺,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构建了两个混合信号电路,一个4位数模转换器和一个4位模数转换器。后者包括306个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大的CMOS碳纳米管电路。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新一代信息科技战略研究中心编译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