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机遇下,晋江机会在哪里

日期: 2020-05-12
浏览次数: 217

疫情过后,“新基建”在经济恢复的话题探讨中成为热词。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有着更多科技内涵,聚焦的领域“硬核科技”,符合产业升级需要,也代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然而5G、特高压、大数据中心这些词对为数众多的县级市来说,距离甚远。有关专家认为,在招商引资新兴产业、做好增量的同时,依托于本土现有产业,应用“新基建”下的先进技术,做好存量,才是以晋江为代表的众多传统产业聚集型城市,在新基建浪潮下能够抓住的机会,才能真正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亟待落地生根

近期,入驻三创园的福建信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的射频芯片V1.0正在进行测试,并送样给客户。这是该公司将总部落地于晋江以来,推出的首个完全自主研发拥有自有技术的射频芯片。


“射频芯片是我们未来发展版图中很重要的部分。”该公司董事长秘书杨青青告诉记者,5G产业发展迅速,带动相应的相关射频、设备、基站建设等企业发展,“在新基建的催动下,未来我们也继续瞄准射频芯片,并且规划开拓‘芯片+车联网’‘芯片+医疗’等领域。”

 

据悉,信同预计今年可以实现2000万元营业收入,在产品市场反馈良好的情况下,明年营业收入还有望翻番。

 

事实上,吸引信同到来的是晋江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及相关环境。最初以存储器发展为重要方向,继而引入包括矽品等在内的囊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气体、设备等企业,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了4年。平地起高楼,不可谓不艰辛。

 

和信同不一样的是,在大热的5G技术上,晋江本土也有少为人知的相关企业涌现,包括登上珠峰的福建鸿官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还有研发5G射频芯片的中策光电,都在过去一年迅速发展。落地在晋江的三伍微电子则在5GWifi射频芯片设计上也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布局未来对通讯芯片更快、更高流通量的要求,与TP-Link,华为等也多有接触。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新基建中5G网络建设,6年期间需要1.2万亿到1.5万亿元,可以直接拉动的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的产出则达24.8万亿元。由此可见,在新基建中,仅仅5G产业带动的产值,就给予国内众多新兴企业未来发展足够空间。


除却5G射频芯片,落地晋江的新兴产业项目中,100mwh大型储能项目让晋江未来拥有大型储能,可以满足未来更大的能源需求市场的可能,也适应了新能源汽车等储能应用市场的发展趋势;6英寸半导体石墨烯片项目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电厂等领域的储能器件,可有效填补国内产业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信同在内的众多落地晋江的新兴产业企业仍未能够从晋江本地顺利找到自身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或者应用空间,新企业亟待生根。晋江在新基建领域产业方面的培育,相比于先进地区,显然还有很多路要走。

 

国涛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于新拓展5G领域,立足于晋江现有的庞大产业基础,应用包括5G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做好物联网、智能化生产等,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对本地产业来说更有期待,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更有未来。“对我们企业来说,能够服务好本地千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就足够支撑起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

 

华宝智能车间信息化平台上,各个环节采集的数据即时显示在大屏幕上,构建出华宝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样貌。

 

工业互联网或是晋江抓住新基建的关键

新基建与传统产业早已在牵手。去年年底,泉州移动与晋江服装企业柒牌签订5G智慧工厂战略及商用合作协议,建设泉州市首个5G智慧工厂。

 

从人工作业到5G智能化生产,最核心的是5G网络的覆盖和应用。该智慧工厂引入“5G无线网络+5G边缘计算+移动云平台”数据专网模式,实现设备点对点通信、设备数据上云、横向多工厂协同、纵向供应链互联。利用5G的工业控制互操智慧化管理工厂,生产效率较改造前可提升15%以上。

 

在柒牌5G智慧工厂,运用5G+后,AGV大大提升效率。“AGV搬运系统与仓储系统、生产MES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融合实现了服装行业可视化、可追溯的智能物流系统。AGV小车取代传统的人工叉车输送,5G应用则提升了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泉州市数字办工作人员介绍。

 

与此同时,在现有智能鞋生产线的基础上,华昂智能鞋生产线首创国内制鞋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未来计划采用机器人、机器人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PLC等控制技术,导入数字化、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映射及工艺参数分析。“随着5G时代的到来,制鞋成型过程中的数据互联互通速度将大幅提高,实现从订单承接到产品交付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华昂方面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基建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比如,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巨大,带动的主体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变成了新能源、新一代储能和电子元器件,以及大带宽的网络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上,晋江一直在有意识地引导龙头企业链接新技术、新产业。

 

在上个月新签约落地的项目中,展志物流园项目,将建设展志集团福建总部及华南区结算中心、供应链基地,泉州及晋江钢铁加工业供应中心、仓储监管中心、物流配送服务中心、大数据信息中心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而根据泉州数字办方面的消息,“5G+工厂”计划中,鼓励推动信泰5G+MEC工厂组网、柒牌5G智慧工厂等典型示范智能工厂等一批5G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示范工厂项目建设;“5G+物流”,支持物流基地、仓储基地、港口开展“5G+物联网+移动边缘技术”应用,推动太平洋码头“5G信息化示范港口”建设,实现物流智慧化管理;“5G+车联网”,依托牧月科技(晋江企业)、西人马等企业开展基于5G的智能网联车、智慧交通示范应用,探索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与人车路协同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构建基于研发、供应链管理、信息咨询服务、融资等多功能融合的互联网平台,现已有一品嘉、辅城网、鞋创云等互联网平台投入运营。

 

“一方面,现存制造业企业需要新基建中包括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动自身转型升级,赢得机遇;另一方面,新兴产业技术想要在泉州、晋江落地生根,与现有优势产业结合无疑是最好、最快的方式。”业内人士认为,晋江现有制造企业中,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几乎所有工厂都有升级的空间,“物联网中传感器的布局、RFID芯片等的应用还远远没有开始,未来应用场景巨大。这些单一的硬件都还没有发挥作用,更别说智能生产系统的整合,智能订单分派、智能物流及大数据、AI等在订单、制造、运输、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都有极大的空间。国内还没有走出一家能够服务于制造业企业的这样类型的公司,也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已经完全实现。”

 

以产业为基础搭上快车

新基建可带来的畅想空间有多大,截至目前没人能够给出足够精准的描述;同样的,如何抓住新基建的机遇,不少地区还在思考。

 

和人一样,面对机会的时候,能否抓住,就在于是否做好足够多的准备。晋江面对新基建的前景,有什么准备?有什么现成的资本么?或者有新基建得以生长落地的环境吗?和其他城市相比,又有什么优势?晋江应该问这样的问题。

 

对于晋江,新基建能够带来的机遇,同样不容错过。而要想抓住这些机遇,晋江最大的倚仗,便是雄厚的产业集群。之于晋江,无论是纺织服装、体育用品,或者是其他已经在国内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若能够搭上这趟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一加一”叠加效应,而是更具爆发力的乘积效应。

 

对于晋江的优势产业而言,目前也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政府或者企业,均应该以更发散性的思维,将所有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生事物为我所用。此前的智能化改造是抓手之一,如今的新基建也应该成为考量方向之一。

 

而对于新基建本身来说,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产业上,才能够生根发芽。晋江想要新基建在此生根,乃至发芽,就不能离开它现有的好土壤——产业集群基础;不仅如此,还要继续给土壤施肥,增进传统产业对新基建的认识,促进产业主动嫁接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搭上新基建带来的机遇期。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文章来源:科技晋江 晋江经济报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