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获政策加持,企业如何抓住机会?

日期: 2020-06-19
浏览次数: 155

6月15日,为进一步提高司法解释、司法政策质量、根据工作安排,最高院就《关于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裁力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知识产权获政策加持,企业如何抓住机会?


6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维权援助工作范围: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提供公益援助。组织提供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授权确权程序与法律状态、纠纷处理方式、取证方法等咨询指导服务。组织提供知识产权公益研讨、培训。组织提供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参考意见。为重大公共知识产权纠纷或争端组织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

      为了深入实施和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最高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相继出台政策扶持知识产权发展。

  那么,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应如何抓住机会管理自身知识产权?

一、提高创新

     应当提高知识产权创新高度、提高独创性。特别是专利,应当避免因稳定性较差,创新力低而在维权过程中反被侵权人向专利局申请专利无效的情况。

二、及时确权、加大宣传

      实践中,很多权利人在发现有人侵犯自身知识产权时,但由于自己并未获得相应的专有权利导致维权过程困难重重。例如:商标未注册,作品等未进行著作权登记等。虽然未注册、未登记并不影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为了能够在维权时有充足和显然的知识产权权利依据,企业还是应妥善保护好自身知识产权,及时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申请、注册、登记。

三、权利授权

      确权后,企业可建立权利授权体系,由企业法务部或外聘律师拟定专业的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协议,提高知识产权的知名度、扩大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

四、维权工作部署

(一)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

      在维权事务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或者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维护,促进企业维权工作有序开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内部人员查找侵权线索

      企业可以安排内部的工作人员查找相关的侵权线索,例如:作为普通消费者进入侵权者的QQ群、微信群等捕捉侵权线索;在各大电商销售平台上查找侵犯其知识产权的侵权产品;在百度贴吧等平台搜索侵权信息等等。

(三)证据保全

      员工在查找到相应的侵权线索后,应该将相关线索发给企业聘请的律师维权团队或者企业内部维权机构进行侵权判断,如果判断为侵权,则去公证处或者网上存证平台进行证据保全,避免侵权线索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

(四)确认侵权者的身份信息

      完成证据保全后,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侵权者的实名信息,进行身份确认。如果是在各大电商销售平台进行购买的侵权产品,可向平台发送律师函请求披露侵权者的实名信息;如果非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侵权者的信息,例如:发票上显示的主体等等。拿到身份信息后,如果是个人的,可以向派出所查询其户籍信息;如果是企业的,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随即向其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停止侵权并就赔偿事宜与企业联系。

(五)诉讼

      如果前期发送律师函未能成功联系到侵权者、发函和解未成功或者并未发律师函的,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保护。面对侵权严重,达到刑事标准的,可寻求公安机关进行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结合最高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政策,企业在维权过程中可以寻求维权帮助,并且应当积极收集证据,加大维权力度,严厉打击侵权人。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