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自研芯片计划浮出水面,据传将与博通、台积电强强联手!

日期: 2024-10-30
浏览次数: 12

据媒体报道,OpenAI正携手博通与台积电,秘密打造首款自研“in-house”芯片,以强化其人工智能系统的底层支持。这一战略举动不仅揭示了OpenAI在芯片领域的雄心壮志,也标志着它正积极寻求芯片供应的多样化和成本优化。

内部消息透露,OpenAI在探索芯片供应多元化方案的同时,还计划在继续使用英伟达芯片的同时,引入AMD芯片,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尽管曾有过自建芯片代工厂的设想,但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OpenAI最终决定专注于芯片设计工作,而非制造。

这一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在股市引起反响,台积电、博通和AMD的股价均出现明显上涨。

所谓“in-house芯片,即企业内部自主研发和设计的芯片,这一模式多见于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苹果的M系列芯片。通过自研芯片,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满足自身需求,提升性能、优化功耗并降低成本。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漫长的设计和测试周期。  

据悉,OpenAI已与博通合作数月,共同打造首款专注于推理的AI芯片。尽管当前市场上对训练芯片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分析人士预测,随着AI应用的不断普及,推理芯片的需求有望超越训练芯片。

博通凭借在定制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已与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其营收也因此大幅攀升。如今,博通正有望成为继英伟达之后,该领域的又一重要玩家。 

OpenAI已组建了一支由约20名精英组成的芯片团队,由曾负责谷歌张量处理单元(TPU)构建的顶级工程师领导。团队已与博通和台积电确定了制造能力,并计划在2026年推出首款定制芯片。然而,这一时间表并非一成不变,未来仍有可能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进行调整。

此外,OpenAI还在考虑是否开发或收购芯片设计的其他元素,并可能引入更多合作伙伴以加强其在芯片领域的布局。

目前,英伟达在GPU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供不应求和较高成本已促使微软、Meta等主要客户开始探索替代方案。OpenAI也计划通过微软的Azure云服务使用AMD芯片,以进一步丰富其算力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在挖角英伟达人才方面一直持谨慎态度,以维护与英伟达的良好关系。尤其是在英伟达即将发布Blackwell芯片之际,OpenAI更希望与这一重要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



来源:半导体创芯网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