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第18 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暨4•26知识产权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RPX亚洲高级总监许明仁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从美国专利买卖诉讼之趋势,谈中国企业出海之风险管理”的主题演讲。全文详细内容将在《论坛演讲实录》一书中展示,敬请关注。

RPX成立于美国旧金山,是一个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防御来自于NPE的专利诉讼,或者降低专利的诉讼成本。
NPE的专利诉讼大概有几个特征:第一,国内企业都非常积极在积累专利, 不管是自己的研发还是购买,可是当遇到NPE的专利诉讼,积累专利并不能作为一个反诉或议价的筹码,而需要另类的风险管理思维;第二,除了少数研发型的NPE,大部分NPE的专利都是从别人那里购买取得,所以如果要有效防御这样的风险,就必须在风险源头,早NPE一步买下这样的专利, 让所有会员取得许可,降低未来诉讼的成本和支出;第三,大部分NPE的手法是一种各个击破的方式,今天NPE拿了一组手机专利,先告苹果,再来告三星、中兴,这个方式是各个击破的方式。从另外角度来看,这些手机业者有同样的避险需求,也需要共同的保护伞,所以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同业间虽然彼此在生产上有竞争的关系,可是真正遇到NPE形式的风险,他们可以站在合作的角度,透过RPX抱团取得合作的筹码,这是协同合作的概念。
RPX是美国数一数二的专利买家,有兴趣卖专利的个人、企业或者是中介,一般都会向RPX兜售。市场的主要卖家是运营的企业,其次是个人或者是高校。主要买家是NPE,NPE买下后提告其它企业,企业又以非常高昂的诉讼花费去防御这样的风险。随着RPX模式的诞生, RPX在NPE 之前买下这些有风险的专利提供许可给会员,并允诺不提告手中持有之专利。 RPX的概念是希望让专利 (Patent) 由诉讼导向,转为透过较理性 (Rational) 的市场机制来交换价值,这也是RPX命名的由来,RP就是Rational Patent。
就NPE的专利诉讼风险透过一些微观的分析,对国内企业提出一些审慎的观点与提醒:首先拿年收入的大小做不同的比较,500亿美元的超大型企业树大招风,它的诉讼频率是最高的,可是近几年的趋势有所下降,其它的中大型或者中小型及微型企业依旧维持在每年一到三件NPE的诉讼。另外美国近几年法律的环境不是太利于NPE的操作,所以的确有些NPE的消长,另一方面,随着美国诉讼环境的挑战增加,一些有经验的 NPE也开始因应诉讼环境而调整策略,美国环境不利于NPE,NPE开始往欧洲市场跑。所以NPE也做一些调整,美国不适合它,它往欧洲去,或者往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