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日期: 2018-07-18
浏览次数: 31

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的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摇篮。多年来无锡一直将集成电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


随着产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无锡吹响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结号”。


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黄钦说:“无锡是被国家认定的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具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新一轮发展将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无锡: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的地区,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摇篮。多年来无锡一直将集成电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


黄钦说,无锡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要牢固确立“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的定位,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的先发优势,不断强链补链,打造完整产业生态,以继续保持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乃至未来的领先优势。


引入一批重大项目是关键。黄钦说,大项目的实施推进将带来技术、人才和资本的集聚。2017年至今,无锡与华虹签约建设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单体总投资达100亿美元历史最高,今年3月该基地开工建设,投产后有望集聚5000名集成电路工程师;与SK海力士签约不用新增用地建设第二工厂,总投资86亿美元;与天津中环、浙江晶盛签署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全国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片生产平台,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


无锡: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加快集成电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今年3月无锡召开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加快推进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黄钦说,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关键所在。无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很好的基础,融合发展是必然。目前无锡已经把集成电路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融合发展明确列入发展规划,为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通过引进浪潮大数据产业园落户、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无锡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深度合作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构建产业生态,还要培育一批重点的骨干龙头企业。黄钦说,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才能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集中研发,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并购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引入无锡。如长电科技通过海外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获得全球领先的FanouteWLB和SIP封装技术,切入国际高端客户供应链,实现企业创新能力飞跃。目前长电科技销售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全球第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


无锡: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6年无锡出台《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意见》。今年政策再加码,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聚焦集成电路设计业短板,重点支持鼓励物联网、网络通信、汽车电子、智能设备等领域的芯片设计研发,扶持培育产业化技术。


借力资本力量,助推产业发展。无锡提出“十三五”期间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并在集成电路行业内将瞄准国内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强对接合作,共同成立产业发展子基金,以专业化资金支持产业快速发展。


无锡:围绕产业强链补链重振集成电路“南方基地”雄风


人才引进方面,无锡已与东南大学正式签约,将在无锡成立东南大学微电子分院,培育专业人才,同时将投入约6亿元建设一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面向集聚无锡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充足的各类服务资源。目前无锡还在与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的微电子专业加强对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引才机制和举措,为无锡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统计显示,2017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列统企业2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107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全年实现产值892.7亿元,同比增长11%,位居全国前列(占比10%以上),江苏省第一(占比50%以上)。(中经社分析师陈希希 殷晴)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