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丁文武: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如何“补短板、强长板”?

日期: 2018-10-25
浏览次数: 149

10月22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总裁丁文武表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必然选择,不管国际形势多么复杂和严峻,中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不会改变。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在“补短板、强长板”方面下功夫。

IC产业快速发展

据丁文武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726.5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设计销售额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22.8%;制造销售额为737.4亿元,同比增长29.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封测销售额为970亿元,同比增长21.2%。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连续保持每年两位数高速增长态势。

2012年的销售额为2158.5亿元,同比增长11.6%;2013年销售额为2508.51亿元,同比增长16.2%;2014年销售额为3015.4亿元,同比增长20.2%;2015年销售额为3609.8亿元,同比增长19.7%;2016年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2017年为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

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丁文武指出:在芯片设计领域,14纳米和16纳米的设计占比进一步增加,设计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制造领域,28纳米工艺实现规模量产,14纳米和16纳米工艺研发与生产线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在封测领域,中高端封装比例占30%以上;在装备材料领域,部分关键材料和装备已经进入国内外生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捷报频传。

10月18日,华力二期12英寸先进生产线正式建成投片;8月9日,中芯国际宣布在14纳米FinFET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8月9日,长江存储在美国召开的闪存峰会详细介绍了X-tacking技术。

丁文武表示,在存储制造领域,“3D NAND Flash和DRAM生产线正在建设过程中,有望很快建成投片。”

大力补短板、强长板 

丁文武指出,要清醒认识到,与国际水平相比国内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对外依存度高,技术水平差距大;二是高端核心芯片基本依赖进口;三是产业规模差距大;四是企业研发投入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差距大;五是人才还有大量缺口。

“尽管目前面临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挑战,但要看到,国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还是有机遇的,包括政策的大力支持、巨大的市场需求、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带来的活力,以及对外开放、国际合作等。”

丁文武表示,今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要在“补短板、强长板”方面下功夫。要理性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现在很多地方发展集成电路的积极性很高,但要避免低水平重复、无序化、同质化以及分散化的现象。

具体到实践层面,丁文武认为:在设计领域,要大力发展高端芯片,比如CPU、MCU等;在制造领域,要大力发展先进工艺生产线、存储生产线以及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等;在封测领域,要扩大高端封测的能力;在装备领域,要大力发展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高端设备;在材料领域,要推动大硅片、光刻胶、靶材、高纯化学品等关键核心材料的产业化。


(来源:中证网)


关闭窗口】【打印
分享到: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