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我们对21世纪前沿科技生态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互联网从网状发展成为类脑架构是本世纪诸多前沿科技爆发的根源,通过互联网大脑模型的绘制,进一步提出世界范围的人、机、AI系统实现融合与协同决策,需要迎来第三次科技生态的全球标准。这一机制的实现将使得互联网大脑模型与人类社会进一步深入结合,从企业大脑到城市大脑,最终形成统一的世界神经系统,为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奠定技术和管理基础。1969年互联网诞生后,TCP/IP与万维网两个重要标准的制定,有力推动了信息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与科技生态繁荣。21世纪以来,随着前沿科技的爆发和类脑智能巨系统的兴起,人类社会面临着第三次信息科技生态全球性标准的制定。一、1974年:第一次信息科技生态全球标准。在互联网产生之初,大部分联网的计算机相互之间并不兼容。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的工作,很难拿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用。 1974年,美国科学家卡恩(Robert Elliot Kahn)与瑟夫(Vint Cerf)共同开发了TCP/IP协议,这个协议为每一台运行在互联网的设备制定了访问地址,同时为不同的计算机,甚至不同类型的网络间传送信息包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只要各自遵照这两个协议,都能够进行通信和交互。TCP/IP的产生也为21世纪之后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等智能设备平滑、无障碍地进入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20
-
10
-
20
浏览次数:111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从10年延长至15年,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定义原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修改: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期限原先: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修改: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9
浏览次数:103
本报告根据对典型案例的梳理,将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归纳为侵害专利权禁令救济问题、许可费问题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从标准必要专利的特殊性和FRAND声明的性质分析入手,归纳和评析了相关分歧观点,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三类具体问题的处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建议。同时,还对国内法院如何应对跨国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存在的管辖权争夺问题提出了应对建议。本文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标准必要专利法律问题调研报告”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杨柏勇、焦彦、苏志甫 执笔人:苏志甫 近年来,国内外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案件频发。该类案件主要集中在通信领域,案件标的额大、社会关注度高。尽管相比于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案件的总体数量,司法机关作出的判决数量较少,但为数不多的个案对整个产业发展和相关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很大影响。从标准必要专利诉讼案件的类型和案由看,主要有以下三类案件:一是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专利权人主张实施者侵害其标准必要专利的专利权,请求判令实施者停止侵权(即给予禁令救济)、赔偿损失,例如,中兴公司与华为公司互诉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系列案件、三星 公司与华为公司互诉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系列案以及西电捷通公司诉索尼公司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二是专利许可费纠纷案件,专利权人或实施者请求法院针对实施者使用标准必要专利的行为裁决许可费或许可费率,例如,华为公司与美国交互数字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6
浏览次数:43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出,要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方案》明确,要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 此外,《方案》还要求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5
浏览次数:7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技术在帮助研判疫情形势、织密织牢防控网络、推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也迎来重大机遇!在福州举办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各界嘉宾就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起来听听大咖们怎么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数字技术极大提高对新冠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极大提高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诊断、预测和治疗水平。”钟南山还向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作出贡献的数字技术领域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中国经济彰显强大韧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尽管全球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供应链能力、生产能力,包括中国市场的巨大的消费能力已基本恢复,正为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用“乐高模式”打造智能经济发展新动力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百度将持续推动技术开源开放,让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用“乐高模式”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新基建误区要及时消除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一哄而上、重建设轻运营、重技术轻应用、重短期轻长期等,及时解决方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徐直军认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解决运营商角色的问题,在智慧城市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运营发挥价值。...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5
浏览次数:114
1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泉州市人民政府参与承办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制造分论坛在福州举行。省委常委周联清,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常务副秘书长吴幼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礼,副市长吕刚等出席活动。本次论坛主题为“智能制造助力高质量发展超越”,吸引50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和高等院校教授专家、超100家智能制造领域知名企业代表、超200家省内智能制造重点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记者代表等齐聚一堂。周联清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动“数字福建”建设20周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极具前瞻性地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战略构想,开启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取得积极成效。周联清表示,当前,福建省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积极交流思想、推动深化合作,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程、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王永礼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谢主办、协办单位给予泉州难得的展示推介机会。他说,泉州制造业规模总量大,产业转型...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3
浏览次数: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