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摩尔定律何时会失效的话题,成为不少芯片制造商谈论的热点。由于这一定律被半导体行业当作金科玉律,它今后命运何去何从,引发不少业界人士关注。1965年,美国英特尔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博士著文指出,芯片中晶体管的数量每年会翻番,半导体的性能与容量将以指数式增长,这就是摩尔定律的雏形。1975年,摩尔博士修正了该定律为:每隔24个月,晶体管的数量将翻番。晶体管数量翻倍带来的好处就是:更快、更小、更便宜。这就引出了摩尔定律的经济学效益——对芯片来说,集成度越高,晶体管的价格就越便宜。摩尔定律并不是物理法则,也不是一种科学理论,而是对芯片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当摩尔博士提出这一定律时,集成电路刚刚问世7年,这一预测在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5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摩尔博士的预言是准确的。尽管,晶体管数量翻番的周期已经从最初的1年增加到了如今的两年,但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而且成为推动芯片技术发展的一大动力。摩尔定律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指路明灯。这一定律不仅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还揭示了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及其发展规律。计算机从神秘不可近的庞然大物变成多数人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技术由实验室进入无数个普通家庭,互联网将全世界联系起来,多媒体视听设备丰富着每个人的生活……可以说,摩尔定律决定了信息技术的变化在加速,而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大致按照这一定律的节奏——超前者多...
发布时间 :
2019
-
07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