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昕感科技顺利完成晶圆厂首批投片。昕感科技江阴晶圆厂于2023年8月土建开工,2024年8月设备正式Move-in,仅用时一年就完成了公司的重大项目建设。此次投片,标志着昕感晶圆厂正式进入全面营运阶段。昕感科技聚焦于第三代半导体SiC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的技术突破创新与产品研发生产,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功率半导体变革引领者。昕感科技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已在650V、1200V、1700V等电压平台上完成数十款SiC器件和模块产品量产,部分产品已通过AEC-Q101车规级可靠性认证。其中,1200V SiC MOSFET产品具有80mΩ、40mΩ、21mΩ、13mΩ、7mΩ等导通电阻规格,模块产品对标EasyPACK、62mm、EconoDUAL等封装形式。截至目前昕感科技SiC MOSFET累计出货客户百余家,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昕感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可进行6吋晶圆特色工艺生产的Fab厂商,后续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来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5
浏览次数:26
9月20日,长城汽车正式宣布其联合开发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已完成研发并成功点亮。紫荆M100是长城汽车牵头联合多方研发的首颗基于开源RISC-V内核设计的车规级MCU芯片。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内核可重构,4级流水线设计使其具备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少的耗时,同时便于未来的升级扩展。满足功能安全ASIL-B等级要求,支持国密,并符合ISO21434网络信息安全标准。9月20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发文,称紫荆M100芯片是国内第一个基于“RISC-V”架构研发的车规级芯片,也是长城汽车培育的首颗技术芯片。长城汽车指出,早在2021年10月,长城汽车就组建了专业团队,致力于功率半导体技术的研发。这一战略举措也迅速结出硕果,2022年11月1日,长城汽车旗下的功率半导体模组封测公司,无锡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专注于Si IGBT和SiC MOS的研发与创新,通过全产业链协同,深度布局芯片设计和模组封测。经过十余年的智能化布局,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先后“上新”,到今天紫荆M100芯片也成功点亮,长城汽车的智能化可谓硕果累累。据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消息,长城汽车将在江北新区研创园设立芯片研发公司,依托中科院计算所从事车载MCU功能芯片及大算力芯片研发,基于开源RISC-V架构、构建自主可控的自研芯片体系,赋能长城汽车智能化转型。 ...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5
浏览次数:15
汽车半导体大厂英飞凌宣布,已成功开发出全球首创 12时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晶圆技术。英飞凌表示,公司是全球首家在现有且可扩展的大规模生产环境中掌握这一突破性技术的企业,而这项突破将大幅度推动GaN功率半导体市场的发展。相较于8时晶圆,12时晶圆不仅更需要技术的领先性,也因晶圆直径的扩大,每片晶圆上的芯片数量增加了2.3倍,效率显著提高。以GaN为基础的功率半导体正在工业、汽车、消费、运算和通讯应用中快速普及,包括AI系统电源、太阳能逆变器、充电器和适配器以及马达控制系统等。先进的GaN制程能够提高元件性能,为终端客户的应用带来诸多好处,包括更高的效率、更小的尺寸、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总体成本。此外,凭借着可扩展性,12时制程在客户供货方面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英飞凌执行长Jochen Hanebeck表示,这项重大成功是英飞凌的创新实力和全球团队努力工作的结果,进一步展现了我们在GaN和电源系统领域创新领导者的地位。这一技术突破将推动产业变革,使我们能够充分挖掘GaN的潜力。在收购GaN Systems公司近一年后,我们再次展现了在快速增长的GaN市场成为领导者的决心。做为电源系统领域的领导者,英飞凌充分掌握了全部三种相关材料,包括硅、碳化硅和氮化镓。另外,英飞凌已经成功在其奥地利菲拉赫(Villach)功率晶圆厂中,利用现有12时硅生产设备的整合试产线,制造出12时GaN晶圆。英...
发布时间:
2024
-
09
-
20
浏览次数:18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发布了年度行业状况报告。该报告强调了半导体行业持续增长和创新的机遇,并指出了半导体行业持续成功所面临的当前和即将到来的挑战。报告指出,2023年,半导体行业全球销售额达到5270亿美元,全球共售出近1万亿个半导体产品,相当于全球每人拥有超过100个芯片。随着市场周期性低迷期的结束和对半导体需求的高涨,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预计,2024年的销售额将增至6000亿美元以上。需求不断增长,为提高芯片产量,新的产业投资不断涌现。美国半导体部分得益于美国《芯片法案》,预计其制造能力将提高两倍多,并且新的私人投资将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中占据更大份额。SIA指出,事实上,自美国《芯片法案》首次提交国会以来,半导体生态系统中的公司已宣布在美国开展90多个新的制造项目,在28个州共投资近4500亿美元。这些投资预计将创造数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并为整个美国经济提供数十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该行业正在世界各国进行投资,以建立一个更强大、更有弹性的供应链。美国本土芯片供应链的加强与扩大同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例如,随着业务不断扩大,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此外,政策也存在挑战,包括持续实施《芯片法案》,加强美国在半导体研究、设计和制造领域。在芯片生产和上游材料产能方面,其他国家的政府也特别关注提高供应链的弹性,以减少战略依赖。业界致力于确保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弹性,进一步促进全球市场的准...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4
浏览次数:23
据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9月10日,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华发集团与珠海市鸿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鸿茂光电高端偏光片项目投资协议。作为显示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偏光片是做大做强新一代显示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据介绍,鸿茂光电主营应用于各种显示面板的核心关键材料——高端偏光片,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偏光片行业全球顶尖企业,大多拥有15-20年的从业经验。本次签约项目计划在珠海投资建设高端LCD、OLED偏光片产线,规划总投资约2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7亿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是珠海产业立柱项目之一。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消息显示,鸿茂光电高端偏光片项目精准研判和把握高端显示面板偏光片行业趋势,可有效突破OLED等高端偏光片“卡脖子”难题,进一步实现偏光片产品全面国产替代,为我国显示面板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此外,该项目还储备了UV胶和水胶兼容的生产线工艺。此前,该技术路线长期由日韩企业垄断,对生产设备、人员技术能力和从业经验都有较高要求。鸿茂光电技术路线的良率和生产效率目前可媲美全球一流企业,并在成本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补全补强珠海显示面板产业链,并与已落户的京东方及广东省显示面板行业企业形成上下游联动,可进一步强化珠海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来源:集微网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4
浏览次数:26
1-7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点软件产品增长较快,软件业务出口增速持续向好,西部、东北地区软件业收入增速小幅提升。一、总体运行情况软件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1-7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73429亿元,同比增长11.2%。图1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利润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1-7月,软件业利润总额8754亿元,同比增长12%。图2 软件业利润总额增长情况软件业务出口增速持续向好。1-7月,软件业务出口307.7亿美元,同比增长2%。图3 软件业务出口增长情况二、分领域运行情况软件产品收入稳定增长。1-7月,软件产品收入16524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2.5%。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10.5%;基础软件产品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长11.1%。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持续两位数增长。1-7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9501亿元,同比增长12.2%,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4%。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606亿元,同比增长11.1%,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5.4%;集成电路设计收入2054亿元,同比增长14.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6287亿元,同比增长6.5%。信息安全收入增长放缓。1-7月,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7....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4
浏览次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