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 Products More
  • 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向“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致贺信,强调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并就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提出殷切希望。为落实贺信精神,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状况统计监测工作。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公告量为3299件,同比增长10.6%,共计进入17个国家。  从体现专利质量的指标看,中国在沿线国家总体专利授权率达54.3%,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授权专利的平均权利要求项数为15.4,显著高于2018年国内授权专利平均8.3项的权利要求项数。  从体现专利重要程度的指标看,中国在沿线国家授权专利的同族数量平均超过13个,保持在较高水平。  分国别看,在韩国专利授权公告量为1349件,授权公告量居所有目的国之首;在俄罗斯专利授权公告量为1068件,居第二位;印度、新加坡和波兰分别位居第三至第五位,专利授权公告量分别为315件、171件和139件;位列前五的国家授权公告量占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公告总量的92.2%。  2018年,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量为6073件,共进入19个国家。其中在韩国申请公开共计2146件,位居所有申请目的国之首;印度、俄罗斯、新加坡、越南分别以1641件、818件、338件和272件位列第二至第五名,位居前五的国家申请公开量占中国在沿线国家专利...
    发布时间 :  2019 - 04 - 23
  • 人工智慧(AI)、高效能运算(HPC)、5G新空中介面(5G NR)等三大应用下半年进入成长爆发期,对7纳米及5纳米等先进逻辑制程需求转强,也让晶圆代工市场竞争版图丕变,转变成台积电及三星的双雄争霸局面。台积电7纳米制程与三星之间的技术差距已在1年以内,明年5纳米制程进度看来差距将缩小,亦即两家大厂明年的争战将更为激烈。2017年之前晶圆代工市场中,台积电虽稳坐龙头宝座,但包括格芯(GlobalFoundries)、联电、中芯等在先进制程竞争十分激烈,但自去年以来,格芯及联电已淡出7纳米竞局,三星则迎头赶上,所以在今年变成台积电及三星争夺先进制程市场的局面。台积电去年下半年量产7纳米制程,今年上半年支援极紫外光(EUV)微影技术的7+纳米亦进入量产。台积电5纳米已在第二季进入试产,最快年内就会有第一颗5纳米芯片完成设计定案(tape-out),预估明年下半年5纳米将进入量产。台积电日前正式发表基于7/7+纳米优化的6纳米制程,将在明年底前进入量产,而3纳米正在研发当中,可望在2022年进入量产。三星晶圆代工(Samsung Foundry)去年下半年完成支援EUV微影技术的7纳米产能建置,今年上半年开始替客户投片。另外,三星宣布5纳米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制程已完成开发,近期开始提供客户样品,与7纳米相较,芯片逻辑区域效率提高了25%、功耗降低20%、性能提高10%。而三星...
    发布时间 :  2019 - 04 - 22
  •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2019年4月18日)作为云端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开发和制造商,达闼科技在2019 年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的TechCrunch 环节上宣布推出XR机器人开发套件(XR RDK)及创新的云端大脑平台,支持在该平台上创建和部署知识技能,从而轻松扩展行业生态系统和市场规模。XR RDK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与达闼科技的高性能智能服务机器人XR-1同步正式发布,它将为程序员、机器人开发商和最终用户提供一个规范的软件平台和基础架构,让他们可以基于该RDK为XR-1和随后的XR系列机器人开发各种技能。 创新的开发模式(如软硬件一体,应用商店等)曾经为智能手机行业带来过革命,而今天,XR RDK也将在云端智能机器人领域发挥类似的关键作用。它让独立开发者可以创建大量的机器人技能应用,并通过机器人技术市场(Robotic Skill Marketplace)发布这些应用。这些机器人技术应用可以部署到云端大脑,在XR-1以及未来XR系列云端智能机器人上运行。 作为云端智能机器人的生产商和运营商,达闼科技率先创建了一个机器人生态系统。从XR-1开始,独立开发者可以开发、上传和销售面向各种机器人应用和软件。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类型的机器人加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XR RDK将主要基于达闼科技的云端大脑HARIX和人型机器人平台XR-1提供。HARIX云端智能机器人大脑和...
    发布时间 :  2019 - 04 - 22
截至2018年9月12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有效承诺额超过1200亿元,实际出资额达到1000亿元,投资进度与效果均好于预期,预计2018年年底将基本完成首期规模的有效承诺,投资进度总体提前9个月。基金自2014年9月设立以来,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投资”)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公司”)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复方案要求,规范运作,不断探索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投资业务创新。继2014年底实现两个项目投资承诺和出资后,2015年至今基本保持每天1亿元承诺和0.8亿元出资,创造了空前的投资进度,有力支撑了产业提升和企业发展。基金投资对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提升行业投资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已投企业来看,基金(包含子基金)已投资企业带动新增社会融资(含股权融资、企业债券、银行、信托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约5000亿元,按照基金实际出资额计算放大比例为1:5,按照基金实际出资中,中央财政资金占比计算的放大比例为1:19。从子基金来看,基金所投11支子基金总规模为660亿元,投资项目投融资总额约1700亿元,对基金投资放大比例接近1:12。从基金牵头组建的芯鑫租赁来看,累计向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企业投放近400亿元,在投资促进融资方面也实现了1:11的放大效果。在基金的引导带动下,国内集成电路行业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以集成电路...
发布时间 :  2018 - 10 - 23
浏览次数:69
不久之前有一份报道称,英特额 10 纳米工艺在经历过去几年的多次延迟和量产问题之后,公司已决定放弃 10 纳米工艺的芯片生产。不过,现在事情出现了反转,英特尔官方已经澄清这一传闻是“不真实”的,并且在这一工艺上已经取得“良好进展”。之前的报道主要基于一份未经证实的英特尔内部消息,声称 10 纳米工艺的生产太过于苦苦挣扎,当前英特尔已经有效扼杀,关于该节点的开发已经终止。不过这份所谓的内部消息没有提供任何更多的细节,唯一不断重复传达的意思就是“英特尔 10 纳米工艺确实已经死亡”。10 月 23 日,英特尔官方在周四公布财报时对此谣言进行了反驳。英特尔官方 Twitter 发文称,关于自家 10 纳米工艺失败的报答是完全错误的,并表示“我们在 10nm 制程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英特尔进一步指出,根据收益报告当前收益率正在迅速提升。英特尔在 Twitter 上写到:“英特尔将结束 10nm 制程研发的媒体报道是不真实的。我们在 10nm 上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收益率正在改善,这与我们在上一份财报中分享的时间一致。”按照之前的报道分析,英特尔终止目前正在研发的 10 纳米工艺对其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并认为这是多年以来看到的第一个关于英特尔“终于成年了”的决定。说实话,考虑到迄今为止英特尔在 10 纳米开发过程中已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毅然放弃现有的项目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而且这是一项十分...
发布时间 :  2018 - 10 - 23
浏览次数:29
文章来源:IPRdailyIPRdaily导读:《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办法》将重点解决专利申请“量大不优”、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扶持力度不够以及资助程序复杂等问题。专利申请受理后即可得到一笔资助,授权后又可得到一笔资助,资助总金额达数千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在大调研中了解到,不少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炮制垃圾专利获利。从明年起,这样的“套路”玩不转了!记者近日从市知识产权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局新修订的《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办法》将重点解决专利申请“量大不优”、企业海外专利布局扶持力度不够以及资助程序复杂等问题。专利申请从“求量”到“求质”《新资助》办法取消了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资助,对发明专利授权后给予一次性资助不超过人民币2500元,并在缴纳授权后第三年的年费之后,年费一次性资助不超过人民币1500元,整体资助额度相当于原有的二分之一。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被分成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实用新型专利往往价值较低,只有发明专利才真正具有技术含金量。去年,上海专利申请量为131746件,同比增长17.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54633件,同比增长7.6%,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42:46:12。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芮文彪表示,以前企事业单位专利...
发布时间 :  2018 - 10 - 22
浏览次数:133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矽睿科技)于近期完成了包括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超越摩尔股权投资基金、国投创业投资基金、重庆临空开发投资集团等参与的B轮融资。矽睿科技本轮的融资金额也创造了国内MEMS传感器设计公司的单轮融资最高纪录。近日,矽睿科技董事会议如期召开,并顺利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的改选。本轮融资完成后,矽睿科技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招募更多MEMS核心优秀设计人才,提升现有产品性能。同时,将积极通过不同形式的战略合作等手段,加速拓宽MEMS传感器产品线布局,以智能手机、可穿戴产品应用为基础,向物联网、工业及汽车类行业应用扩展。矽睿科技CEO孙臻表示:“ 矽睿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在MEMS传感器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几年,矽睿科技的MEMS传感器产品陆续获得了众多知名品牌产品的量产导入,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肯定。矽睿科技最新量产的集成三轴陀螺仪及三轴加速度计的6轴IMU芯片,以及集成三轴加速度计、MCU处理器及蓝牙无线通讯功能的智能传感器芯片等也如预期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作为中国MEMS传感器产业的领先企业,随着本轮融资的完成,矽睿科技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新矽睿”将加速开拓在上海、美国硅谷、台湾、深圳及香港等地的全球化运营布局,全力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并进一步打造具有自主关键核心技术的完整MEMS产业链。 ”
发布时间 :  2018 - 10 - 22
浏览次数:172
晋江新闻网10月22日讯 近日,2018年晋江市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培训中心秋季周末班正式开班,这已是该中心培养的第5批次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培训,为产业企业输送了不少人才。  与企业合作办学、跨学科组成集成电路专业班、校企资源互动、提升培训......开始对接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仅仅是芯华培训中心,也是晋江现有的包括晋兴职校、泉州理工学院、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等院校针对产业人才梯队的不同需求。晋江力图在本地构建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体系。  集中优势 办好集成电路专业  日前,记者走访晋兴职校获悉,今年,该校新开设“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与矽品电子公司合作办学,旨在为企业培养目标人才。该班级成为省内首个中职集成电路产业订单班。 “前期我们和矽品公司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并达成协议,共建这么一个微电子技术与器件制造专业。”晋兴职校副校长洪妈愿告诉记者,“矽品公司在晋江投入建设这么大的厂区,在投产后,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培养这一批学生,他们毕业之后正好可以投入企业生产中。”  据了解,该专业是在晋兴职校原有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基础上,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方向,与矽品共同论证,拓展出来的一个全新专业,首次办班就招收了近40名学生。 “矽品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了我们的教学设备、实训情况和环境,对我们学校智能制造专业比较认可。而且,在前期的招聘中,我们也有部分学生通过他们...
发布时间 :  2018 - 10 - 22
浏览次数:101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contact us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010-68668488   icipa@ccwre.com.cn
86 0755-2788 8009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5号冠辉大厦12楼
该平台是面向全球、服务全国的,产业化、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创新平台,采用五横两纵架构,不仅实现了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为创新服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了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通过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库、应用支撑、安全保障和综合管理五个层面,支撑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产业创新大数据服务子平台、现代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子平台、知识产权运营与金融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托管子平台等五大子平台10多个系统的运行,并依托统一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opyright ©2017 - 2021 北京赛昇计世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