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来到南通博物苑,了解近代著名企业家、教育家张謇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称赞他“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在今年7月份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张謇时,曾说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见贤思齐。百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谈起张謇时,我们在思考什么?这位以“实业救国”留名青史的历史人物,对于当今企业家有着怎样的“楷模”和“典范”意义?提起张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爱国情怀。无论是身在官场还是在商海弄潮,以及发展教育、热心公益,张謇始终不变的是矢志不渝探索富民强国之路的精神。在今天的企业家精神里,爱国敬业、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等关键词,正是蕴含着为国为民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百年之后说张謇,不能不提他“实业救国”的情结。与晚清众多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工业实体不同,张謇作为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注重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发展实业中提出了“棉铁主义”等符合当时工业经济规律的理念,并且在利用外资、开放发展上也有所主张。特别是他在开办纱厂之后,又陆续创办垦牧公司以保障原料供应,创办轮船公司以保障物流运输,甚至通过油厂、皂厂、纸厂等系列工厂,发展起了上下游产业相互衔接的循环经济。这种理念在今天不仅不落伍,甚至应该大力提倡。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
发布时间 :
2020
-
11
-
18